整治網絡非(fei)法證券活動典型案(an)例(li)四

2013-10-15投資者教育園(yuan)地

案例四、虛假承諾高(gao)收益,以保證(zheng)收益、高(gao)額(e)回(hui)報為誘餌,向投資者(zhe)收取會員(yuan)費、咨詢費或服務費等。

  主要表現形式(shi)及傳播(bo)途徑:

  本類非法證券活動的主要(yao)表現形式為虛假承諾高收益(yi)(yi),以保證收益(yi)(yi)、高額回報(bao)為誘餌,向投資者收取會員費(fei)、咨詢費(fei)或服務費(fei)等。

  本類非法證券活(huo)動的(de)主要(yao)傳播(bo)途徑為利用(yong)廣(guang)(guang)播(bo)、電視、報(bao)刊(kan)、雜(za)志等媒體(ti)播(bo)出或(huo)刊(kan)載(zai)違規節目或(huo)廣(guang)(guang)告。

  案例簡述:投資者張某接到一個電話短信,對方自稱是廣州某投資公司,詢問張某的炒股情況。張某說自己不會炒股,對方便勸其把錢交給他們公司代為操作,保證每月利潤在50%以上,獲利后三七分成,不獲利不收錢。張某有點心動,于是拿出5000元匯到其指定的賬戶。沒過幾天,張某就收到該公司傳真過來的對賬單,說張某的股票已獲利2000元,并稱如果張某投入更多的本金,將會賺取更高的利潤。欣喜之下,張某又匯去3萬元。此后一段時間里該公司定期給張某傳真對賬單,獲利最高的時候,張某賬上股票市值已有20萬元。張某此時心想股市有風險,已經賺夠了,不如兌現,于是要求該公司將股票賣出后將現金退回給他,但該公司每次都以各種理由推脫,后來干脆不接的電話,最后張某只得到監管部門投訴,經監管部門核查才獲悉這家機構根本不具備證券經營相關資質,其提供給張某的對賬單均系偽造。

  手法分析:不法分子利用合法證券公司或者證券投資咨詢公司的名義,騙取投資者信任,并以高額利潤為誘餌誘使投資者同意由其直接代替客戶操作,事實上,這些騙子基本上采取對多個上當投資者的賬戶與自己的賬戶進行反向操作的手段,獲取非法利益,甚至非法侵占投資者的財產。

  投資者風險提示:我國《證券法》規定,機構開展證券投資咨詢業務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有關部門的批準。投資者在接受證券理財服務時,應當注意識別真假,選擇取得中國證監會頒發證券經營許可證的合法機構提供證券投資咨詢服務,合法機構的名稱和具體信息通過中國證監會網站(www.csrc.gov.cn)或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www.sac.net.cn)查詢,不要盲目輕信網絡、陌生來電中所謂的專業公司。通過提供代客理財、承諾投資收益的方式提供的所謂證券咨詢服務,屬于違法違規證券活動,不受法律保護,投資者要遠離此類非法證券活動加強自我保護和防范意識,自覺抵制不當利益的誘惑。

  參考法規:

  一、《中華人(ren)民共和國(guo)證(zheng)券法》第一百(bai)二(er)十(shi)二(er)條規定(ding):設立證(zheng)券公司,必須(xu)經國(guo)務(wu)院(yuan)證(zheng)券監督管(guan)理(li)機構審查批(pi)(pi)準。未(wei)經國(guo)務(wu)院(yuan)證(zheng)券監督管(guan)理(li)機構批(pi)(pi)準,任何單位和個人(ren)不得經營(ying)證(zheng)券業務(wu)。

  第(di)一百六十九(jiu)條規定,證(zheng)券投資(zi)咨(zi)詢等業務(wu)(wu)(wu)(wu)屬于限制經營業務(wu)(wu)(wu)(wu),應當經過中國(guo)證(zheng)監會的核(he)準(zhun)(zhun)。投資(zi)咨(zi)詢機(ji)構、財務(wu)(wu)(wu)(wu)顧問機(ji)構、資(zi)信評級機(ji)構、資(zi)產(chan)評估機(ji)構、會計(ji)師事(shi)務(wu)(wu)(wu)(wu)所從事(shi)證(zheng)券服務(wu)(wu)(wu)(wu)業務(wu)(wu)(wu)(wu),必須經國(guo)務(wu)(wu)(wu)(wu)院證(zheng)券監督管理機(ji)構和有關主管部門批準(zhun)(zhun)。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xing)(xing)(xing)法》第二百二十(shi)四條規定,有下列(lie)情(qing)形(xing)之一(yi),以(yi)非法占(zhan)有為目(mu)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guo)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u)額較(jiao)大(da)的,處(chu)(chu)三年(nian)(nian)以(yi)下有期(qi)徒(tu)刑(xing)(xing)(xing)或(huo)(huo)者(zhe)拘役,并處(chu)(chu)或(huo)(huo)者(zhe)單(dan)處(chu)(chu)罰金;數(shu)額巨(ju)大(da)或(huo)(huo)者(zhe)有其(qi)他嚴重情(qing)節(jie)的,處(chu)(chu)三年(nian)(nian)以(yi)上十(shi)年(nian)(nian)以(yi)下有期(qi)徒(tu)刑(xing)(xing)(xing),并處(chu)(chu)罰金;數(shu)額特(te)別巨(ju)大(da)或(huo)(huo)者(zhe)有其(qi)他特(te)別嚴重情(qing)節(jie)的,處(chu)(chu)十(shi)年(nian)(nian)以(yi)上有期(qi)徒(tu)刑(xing)(xing)(xing)或(huo)(huo)者(zhe)無期(qi)徒(tu)刑(xing)(xing)(xing),并處(chu)(chu)罰金或(huo)(huo)者(zhe)沒收財產。

  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的;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 

  (四)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三、《國務院辦(ban)公(gong)廳(ting)關(guan)于嚴厲打擊非(fei)法(fa)(fa)發行股票和非(fei)法(fa)(fa)經營證(zheng)(zheng)券業(ye)(ye)務有關(guan)問題(ti)的(de)通(tong)知》三、(三)嚴禁非(fei)法(fa)(fa)經營證(zheng)(zheng)券業(ye)(ye)務。股票承銷、經紀(代(dai)理買賣)、證(zheng)(zheng)券投資咨詢等證(zheng)(zheng)券業(ye)(ye)務由(you)證(zheng)(zheng)監會(hui)依法(fa)(fa)批準(zhun)設立的(de)證(zheng)(zheng)券機(ji)(ji)構(gou)經營,未經證(zheng)(zheng)監會(hui)批準(zhun),其他任何機(ji)(ji)構(gou)和個(ge)人不得經營證(zheng)(zheng)券業(ye)(ye)務。

  四、《證券經紀(ji)人管理暫行(xing)(xing)規定》第十三條(tiao):證券經紀(ji)人應(ying)當在本(ben)規定第十一條(tiao)規定和證券公司(si)授權的(de)范圍內執業,不得(de)有下列行(xing)(xing)為(wei):(三)與客戶(hu)約定分享投資收(shou)益(yi),對客戶(hu)證券買(mai)(mai)賣(mai)的(de)收(shou)益(yi)或者(zhe)賠償證券買(mai)(mai)賣(mai)的(de)損失(shi)作出承諾;(七)為(wei)客戶(hu)提供非法的(de)服務(wu)場所或者(zhe)交(jiao)易設(she)施(shi),或者(zhe)通(tong)過互聯(lian)網絡、新(xin)聞媒體(ti)從事(shi)客戶(hu)招(zhao)攬和客戶(hu)服務(wu)等活動。